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赵家庄

点击率:3337

南门赵家庄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珠江虎跳门东岸,珠海市斗门区北部,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户籍人口84人,该庄始建于嘉庆初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由南门赵氏十世祖意乡八传维茂携家眷从南门乡南边里迁居于此而建,因处霞山的北麓,故始称接霞庄。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如春,河涌纵横交错,宜耕宜渔,是一处难得的人居之地。庄村人杰地灵,历代名人众多,仅在朝延为官的就有10多人,最高官阶达到四品,另有武监生、武举人一名,武生5人,国学生4人,庠生2人,还有当过南门乡乡长的赵孟康和香山议员兼和风书院院长的赵德浓等。

清光绪中期,接霞庄已是颇具规模、装饰华丽、非常繁荣的村庄了,由于庄内全是赵氏一族,人们称它为“赵家庄”。

image039.jpg

庄村房屋的设计均仿照广州西关模式,聘请当时佛山的著名建筑师建造,科学规整。到清同治年,庄内的房屋建造及环境布置装饰富丽堂皇,非常鼎盛。共建有恢宏大屋十四座,全部坐南向北,清一色的青砖瓦房,每座一连三间、也有四间、五间的同一式的一厅两房,前座有挡中门,有厢房和后花园,每两座间有一条青云巷,并有闸门。对面隔一石板街,坐北向南一厅两房的书房、画廊,门前院子是花厅,背后是花地,中间一条一米宽的跑马石路。一条长132米、宽4.3米的石板街横贯全庄。村中有一座三进、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赵氏家塾”崇基堂(祠堂)。庄的西边有一子孙圹(比喻子孙满堂),还建有文馆、武馆、马房和花王宿舍。有占地面积880平方米荷花池,池中有凉亭,有一艘长13.2米、宽6.6米的石彩帘船,船的两边有分别通往凉亭和花圃的九曲石桥,供庄上人家登船避暑,观赏荷花。一条长100多米的竹径通往花园,园中有各种盆栽,花繁叶茂,庄内的园林绿化长期雇请花工管理。庄后是一片葵林。庄的东、西、北三面被一荷花池和绿竹环抱,南边被一条护庄河、绿竹及四米高的围墙围住。一条小河自东向西,转北流向子孙圹,庄外东、西边是霞山一片树林,林中建有霞山祖庙。全庄5个闸门,均有专人看管,整个庄园在青山绿水、翠竹与鲜花丛中,有如世外桃源,真可谓人间仙景,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6355890466804694187123464.jpg

庄村管理强调自律,重视礼教,训联“棣庭贻孝友,桂苑大文章” 高挂在崇基堂,男女老少崇尚团结,讲究礼仪,邻里关系和睦,主仆关系和谐,嫁出去的婢女一生都与庄内族人保持亲缘关系,初现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良好民风延至今天。庄村凡有喜事,均由德高望重的族中老人主持召集全庄的人集中祠堂举办仪式庆贺,场面热闹隆重,每次仪式在结束前都向全庄人进行“不愁子弟牛头裤,最怕儿孙燕尼帽”(意为不怕穷,最怕好吃懒做,奢侈浪费)的训导。庄内祭礼、婚嫁等习俗精彩绝伦,对周围百里乡村影响重大,多有仿效。 

赵家庄人以经商发家稳家,积聚了雄厚财富,加之有人在朝为官,如当时的广西巡抚黄槐森就是该庄族人的亲家,可谓财雄势大,繁盛景象雄极了数十年,“赵家庄企倒香山县”这一俗话一直流传至今,足见其当时影响力之大,连县衙门官员都忌怕几分。到清末民初,由于其晚辈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社会又动荡不安,家族开始衰落。之后遇上日寇侵华,庄村被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庆幸的是,虽几经沧桑,目前该庄基本面貌仍得以保存,庄园景色,包括旧屋、围基、子孙圹、环庄河等仍清晰可见,现存古屋14座,建筑面积7千多平方米。庄外四周未受任何污染,原生态味浓厚,庄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环境幽静。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亚洲电视台拍摄以清末民初为题材的电视剧“再见艳阳天”部分外景就选点这里。2007年12月被市、区旅游部门定为斗门八景之一。

DSC_0254.jpg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赵家庄后人十分珍视祖宗留下的古屋遗产,保护赵家古村落的意识十分强烈,年青的族人外出打工赚了钱回来,宁愿在古村外花钱买地盖新房也不愿拆古屋和在古屋旁的空地上建新房,他们在古村落的空地上只种些四季果树和四时疏菜,并自愿自觉筹集经费尽力保护好古村落的内外环境。对于上级采取的保护古村落的措施和行为,全庄族人坚决拥护和全力配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晓东同志多次亲往该庄考察,并对如何保护好该庄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目前,市、区、镇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对该庄的保护,挖掘、整理及今后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正在密锣紧鼓进行中。 

DSC_0040.jpg